(一)导诊服务的重要性
1目的:为了解导诊服务及其作用提供指导。
2内容范围:所有与导诊服务有关的工作。
3责任:所有医美家经理及管理人员、导诊员工。
步骤:导诊概念及导诊服务的重要性:
(1)导诊概念:
从字面上可理解为引导患者就诊;具体说就是主动、及时、准确、热情、耐心地协助病人如何选择科室、医生,到整个就医诊治过程中给病人以正确的引导。其工作涉及指导患者就医、护送患者做各种化验、检查、交费、取药、办理入院手续并护送患者到相应科室等一系列细致的内容,并同时担当判断者、管理者、宣传者、健康教育者等多个方面的角色的门诊客服人员。
(2)导诊是什么?
◇ 导诊,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,在一定程度上,它代表和反映着医院为就医患者服务的态度和质量;
◇ 导诊,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,不但要求仪表端庄,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;
◇ 导诊,是赢得病人信任、树立医院形象和信誉的基石;
◇ 导诊,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一条纽带;
◇ 导诊,必须熟悉全院的基本情况和各门诊室业务范围;
◇ 导诊,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学习,掌握较多的医疗信息,才能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咨询、分诊指导,为患者就诊赢得宝贵的时间;
◇ 导诊,是用文明的语言、热情的服务为就医患者提供方便;
◇ 导诊,是用甜美的微笑、温情的关爱给就医患者以心灵上的慰藉;
◇ 导诊,是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(3)导诊的重要性:
患者进入门诊大厅,首先见到、接触到的是导诊,所以导诊的形象、气质、服务、言语、行为很重要,代表着医院的整体形象。导诊的服务好与坏,直接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来院就诊产生第一印象的好与坏,只有第一印象良好,才能乐意接受进一步的服务,因此,导诊的形象至关重要,她们的形象就是医院最直接的宣传。
(二)导诊服务对象及患者权益
1目的:为了解导诊服务及其作用提供指导。
2内容范围:所有与导诊服务有关的工作。
4责任:所有医美家经理及管理人员、导诊员工。
5步骤:
一、导诊的服务对象:
导诊的服务对象是病人。病人是在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人,病人是我们工作的目标,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一部分,他们是带着需要和要求找到我们的,满足他们的需求是我们的工作,他们应受到周到的关注。
二、病人有哪些权益:
◇ 病人具有对医生、医疗设备、科室治疗、护理服务项目进行咨询并得到清晰准确的信息的权力。
◇ 有随意选医生、护士、检查方法、治疗方法的权力。
◇ 有权知道自己患病的情况,预诊后有选择继续治疗和终止治疗的权力。
◇ 有对医院所提供的服务、质量、价格、员工服务都可进行投诉。
◇ 病人需得到真诚服务。
◇ 病人需得到尊重和关怀。
◇ 病人需得到真诚、得体、礼貌和优质服务。
◇ 病人需得到所有检查、治疗是无伤害无痛苦的、有安全保障的高质量医疗和护理服务。
◇ 病人需要得到良好的医疗环境、医疗设施、良好的服务。
(三)导诊员的行为举止规范
1目的:为导诊员工为病人提供导诊标准服务礼仪提供指导。
2内容范围:所有与导诊礼仪有关的规范。
3责任:所有医美家经理、主管、导诊员工。
4步骤:导诊员的行为举止规范:
基本要求:文雅、庄重、无体味、无口腔异味、健康、大方得体。
(1)站姿:
◇ 躯干:挺胸、收腹、紧臀、颈项挺直、头部端正、微收下颌。
◇ 面部:微笑、目视前方,面部肌肉放松。
◇ 四肢:两臂自然下垂,两手伸开,手指落在同侧裤缝处或双手交叉轻放于小腹前,右手放在左手上方。两腿绷直,脚间距与肩同宽,脚尖向外微分。脚呈V字型,脚尖分开角度为45°- 60°,双膝和脚后跟要靠紧。
◇ 忌:抬头傲视、身体颤晃,手卡着腰、抱胸、轻佻或佝偻。
(2)坐姿:
◇ 上身端正挺直、两肩稍后展,两腿并拢后收。入座离座动作要轻,避免座椅倾倒震动或发出响声。双脚着地,两腿内收,两脚平行。
◇ 忌:身体扭曲,趴在桌上;一双胳膊架在椅背上,跷二郎腿,脱鞋,将脚放在桌上或凳上。
(3)行姿:
◇ 上身保持正确的姿势,身体重心不偏不倚,两臂前后自然均匀摆动,前摆时要肘微曲,不甩手臂,后摆时不甩手腕,昂首、挺胸、收腹,步速略快。
◇ 行走时步伐适中,宜小步,不宜大步流星或走廊内奔跑,或脚拖着地行走。
◇ 几人同行,不要大声嬉笑或并排行走,以免影响患者通行。
◇ 狭窄处主动为患者让路,不可抢行,走路时不可哼歌曲或跺脚。
◇ 走廊、楼梯等公共通道有患者时,靠患者左测而行,不宜在走廊中间大摇大摆。
◇ 工作需要快步行走时,上半身保持平稳,两脚步幅不宜过大,频率不过快,舒展自如略带轻盈。
(4)手姿势:一般用右手:抬高右臂外展,肘部微弯,五指并拢,高位指引右手与头部平行,中位指引右手与胸部平行,低位指引右手不能低于臀部。
(5)拾物姿:右脚稍许后退,左手提衣裙,脚掌贴地,脚跟抬起,自然下蹲,蹲下后,双手左上右下,置于左腿下三分之一处,保持重心平稳,拾物时间右手拾起物品。
(6)对话姿:交谈时应注视对方,表情自然,动作得体,手势的动作不宜过大,一般上不过肩,下不过腰,左右在两肩之间,切忌手舞足蹈,指手划脚。
(7)坐、立、行、走注意事项:姿势要端正,坐时不要仰靠椅背、伸直两脚,不要颠脚晃臂,不要把脚搭在椅子扶手或蹲在椅子面上,两脚更不能做有节奏的哆嗦动作。不要叉开双腿,站立时,不要歪靠在墙上或柱子上,不要坐在椅子扶手上。行走时,不要跑跳、追逐、搭肩、抱腰、挽手。
导诊员的服务礼仪规范:
(1)行为礼仪:
◇ 上班前不要吃刺激性气味强的食物,如葱、蒜等,更不准饮酒。
◇ 尊重病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,不对病人的外貌评头论足,更不能讥笑、模仿病人,也不可以给病人起绰号。
◇ 服务中做到走路轻、关门轻、说话轻。不在病人面前或工作区域内、办公室内争吵或争论,搬动桌椅等物品时要轻缓适度,不拖不拉。
◇ 服务中做到“八不”:不吃东西,不打瞌睡,不扎堆聊天,不大声谈笑,不看书报、电视,不玩电脑游戏,不做私事,不擅自离岗。
(2)服务礼仪:
距离:
◇ 小于0.5米,亲密距离。
◇ 0.5 - 1.5米,服务距离。
◇ 1 - 3米,展示距离。
◇ 左前方1.5米,引导距离。
◇ 大于3米,待命距离。
(3)表情:
◇ 与患者交流时表情亲切自然不要紧张拘泥,神态真诚热情不要显得过分亲昵。
◇ 在患者走入视线2米范围内用目光迎接患者,当与患者视线接触时,微笑并点头示意。
◇ 微笑时以露出6颗上齿为标准,面部肌肉放松,嘴角微微上翘,使唇部略显弧形。
(4)眼神:
◇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注视他们,使患者感觉你在为他提供全神贯注的服务。
◇ 在与患者保持较长时间的交谈时,应该以客户的整个面部为注视区域,不要凝视一点。
◇ 在医院的任何场合,只要看到顾客的目光就要用你的眼神去迎候,不得轻视或将目光转移开。
◇ 在微笑时注意与对方保持正视的微笑;高于对方视线的微笑会让人感到被轻视;低于对方视线的微笑会让人感到存有戒心;眼睛要有胆量正视和接受对方的目光。
(5)声音:
◇ 音调:在发声时选用中高音声调,显得有朝气并有利于音量掌控自如。
◇ 音量:视患者的音量调节。
◇ 语气:轻柔、和缓、清晰、自然。
◇ 语速:适中。
(四)导诊服务的语言技巧
1目的:为导诊员工掌握语言沟通技巧提供指导。
2内容范围:所有与语言沟通有关的规范。
3责任:所有医美家的导诊员工。
4步骤:导诊员的服务语言技巧:
(1)常用的称呼用语:
◇ 一般称呼:先生、女士、同志、师傅、大爷、大妈、大叔、大娘、大哥、大姐、阿婆、老伯、阿姨、小朋友。
◇ 特殊称呼:根据行政职务、技术职称、职业等来称呼,如:陈总、吴局长、王教授、刘工、陈博士、曹律师、龚医生。
(2)常用服务用语:
◇ 问好类:您早、早上(中午、晚上)好。
◇ 道歉类:请您稍后、让您久等了、对不起、实在对不起、抱歉、实在抱歉、请不要着急、慢慢说、有事我会尽力帮助您的。
◇ 接待类:请问,有什么需要帮助吗?请稍等、请到这来、您哪里不舒服、我马上就过来,让您久等了。
◇ 引领类:请跟我来、这边请、请向左拐、向右拐。
◇ 道别类:不用客气、这是我应该做的、请您按时服药、有疑问随时和我们联系、请您按时来复诊、慢走、祝您健康、祝您早日康复!
(3)语言技巧:
◇ 语言选择:根据患者的语言习惯,应使用普通话或相同的语言(方言)与患者交流,让患者有一种亲切感、亲近感,有利于在诊疗过程中得到患者的配合与支持,同时也树立患者对医院的良好印象,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与信任度。
◇ 语调:语音轻柔,谈吐字要清楚;语调呈升调,让患者从语调中体会到你的热情。
◇ 禁忌:一句话前半部分清楚洪亮,后半部分声音模糊微弱,语言过于直白。
◇ 语速:语速适中、节奏感要强、对于老年患者和语言障碍的患者,更要耐心倾听、交流语速尽量缓慢。
(4)当患者有以下表情或行为时,传递的是反对信号,导诊员工在提供服务时应提高警惕,谨言慎行:
◇ 面部表情:表现出生气与紧张,或者忐忑不安的样子,锁紧双眉,不再与你有目光接触,或目光斜视,伴随着低沉与消极的语调。
◇ 身体角度:突然起身,整个身体背向你或者缩紧双肩,身体向后倾斜,显示出“拒人以千里之外”或者“心不在焉”的态度。一些患者利用清嗓子,擦手或用力地一捏耳朵,环顾左右等方式传达明显的抵触情绪。
◇ 动作姿势:双臂交叉并紧紧抱在胸前,握手乏力或作出拒绝的手势,双腿交叉并远离你。
(5)当患者有以下表情或行为时,传递的是犹豫信号,表示提供的服务于患者要求有差距,可请专业医护人员协助:
◇ 面部表情:迷茫或者困惑,躲避的目光,伴随着疑问或者中性的语调。
◇ 身体角度:朝远离你的方向倾斜。
◇ 动作姿势:双臂交叉,略显紧张,双手摆动或手上拿着笔等物品不停地摆弄着,握手乏力。
(6)当患者有以下表情或行为时,传递的是肯定信号:
◇ 面部表情:轻松、微笑,直接且柔和的目光接触,积极与富有情感的语调。
◇ 身体角度:身体前倾,双手摊开,握手有力。
◇ 动作姿势:双臂放松,一般不再交叉,双腿交叉叠起并朝向你。